最近这火出圈的玩偶背后,是某券商APP 一次又一次提醒,提醒我它背后公司的股价创新高了。这家公司我从去年开始关注,一直没有入手,以后应该也不会入手了,一是太贵了,二是我看不懂它的价值。
不过话说回来,想写这个的原因是因为关注的一位博主高少星写的一篇文章国家应该出手封杀labubu。这一篇文章的本意是声讨微信公众的现在的推荐机制,但另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这一篇文章靠标题爆火了,流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公众号的其它文章。他成功地证明了标题党又赢了。
他说的两个感觉,我最近也有所切身的体会。一是
我的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关注者都是假的。二是文章写的好不如标题起的好。
不管是另外一个公众号的 1 万多的订阅,还是这个公众号的 8 千多的订阅,实际的浏览量没有推荐的情况下越来越少,订阅数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不知道各位订阅的读者是不是经常看不到关注公众号的推送呢?
另外我也是有了几次经验,就是费大力气和时间写的文章,不如标题起的好的。在推荐机制下,内容的权重似乎不如标题的权重大。
正如我昨天写的加了一个自媒体的卖课群之后 文章内,
靠自媒体吃饭,为流量而写,就会被流量所裹挟,写出一些为了迎合流量而写的内容,写出一堆违背自己心意的东西,甚至写一些自己都讨厌的东西。算法喜欢这个,流量喜欢这个,为了流量,你是不是要“黑化”呢。
正如作者高少所写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用了“
国家应该出手封杀labubu
”这个标题,
labubu虽躺枪但也快乐,因为负面曝光也比没曝光好。如果因为这样的标题我的文章浏览量远超其他文章,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以后我要迎合“算法”吗?
高少证明了一件事,就是他写的这篇文章的浏览量已经远超他公众号的其它文章了。至于他接下来要怎么做?会不会迎合”算法“就不得而知了。
怎么做,关键是看你写公众号的目的是什么,正如昨天我写的,
我认为最好的写作赚钱应该是一个副产品,输出是为了更好的输入。当然前提是你不是靠自媒体吃饭的。
标题党和内容也许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在保障内容的质量的同时,也优化下标题。但标题优化还得有个度,因为有的标题读起来实在是有点羞愧。写到这,我想起来之前刷到的一个视频,是综艺节目五哈的一个片段,是导演介绍短剧女王
徐艺真时
,念了很多她出演过的短剧的名称。这些短剧流量虽高,但剧名大声读出来后,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怪诞感。写公众号标题不能像这些短剧学吧。